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第三大心血管杀手 它的名字叫“VTE” 发布时间:2024-11-15
一不小心摔了膝盖,却发现一侧大腿越来越肿……
手术病人卧床几天,一下地突发心跳骤停……
连续打了一天麻将,突然倒地死亡……
这些看上去毫无相干的事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线索?
其实幕后的真凶就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它是全球排名第三的致死性心血管性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什么是VTE?



图片


VTE中文名叫静脉血栓栓塞症,是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的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 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肺栓塞(PE)类型,通常所说的PE即PTE。

图片


VTE的危害不容忽视‍



图片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之所以被称为“沉默杀手”,是因为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绝大多数的静脉血栓没有明显的症状。据医学统计,仅有20%的VTE患者会出现临床症状,而高达80%的患者在血栓形成时完全无觉察。此外,VTE不仅发病率高,还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正因为这种隐蔽性和高风险性,VTE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



易患人群需提高警惕



图片

1. 长时间住院

长时间卧床不动,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2.手术或骨折创伤

手术或骨折创伤患者,通常血管有损伤,会刺激局都凝血:术后活动受限,容易导致血流减缓或瘀滞。

3.长时间不活动

长时间坐姿,减少了腿部肌肉对血管的挤压作用,促进血栓形成。

4.年龄≥60岁

随着年龄增长,心肺功能下降,血液流动变慢,血液变得较黏稠:腿部肌肉力量减弱,容易血流瘀滞。

5.癌症/化疗

癌症患者血液状态改变,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刺激局部凝血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

6.怀孕/产后恢复期

孕期及产后,腹部压力增大,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加之活动量减少,易诱发血栓。


如何有效预防VTE?



图片

1.  控制基础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并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血栓的疾病。如已经确诊出现血栓,请遵医嘱。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饮水、低脂、高纤维、清淡饮食,尽量戒烟限酒。

3.  多活动:适当增加活动量,早期下床活动。

4.  长时间久坐、久站的人群,可考虑佩戴医用弹力袜。

5.  保持心情愉悦,学会放松,合理安排作息。

6.  慎服药:常规服用抗血栓药物,在看病服药时要告知医生,以免与抗血栓药相冲突,造成血栓或出血。

图片

小贴士:专家提醒,深静脉血栓是可防可控的,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的风险,远离静脉血栓,运动是有效的防控措施!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抵御这看不见的威胁!